车厢里,插秧客们春风满面

发布时间:2020/5/20 10:10:18

  30多垧地,一台价值百万元的插秧机,刚买了新楼房,又开上了小汽车。放在10年前,这样的日子,王春革做梦都不敢想,如今这些真金白银就在自己面前。能过上好日子,与他每年都当插秧客密不可分。  

  王春革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四方台镇腰屯村。这里地处三江平原,因为地势低平,水资源丰富,适合种水稻,经数十年开发,曾经的北大荒早已成为北大仓,现已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,素有“中华大粮仓”之称。但因为地广人稀,劳动力不足,每年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水稻插秧。  

  居住在绥化市附近乡镇的农民,都有种植水稻的传统,地少人多,劳动力富余,他们就成了到三江平原打工种水稻的主力。干20多天,能挣7000多元钱,这对插秧客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。  

  尝到了外出务工赚钱的甜头,每年有几万人前往三江平原插秧,出行成了难题。从2000年开始,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了方便插秧客流出行,开行绥化至建三江垦区的“插秧专列”,至今已连续开行21年,运送插秧客近170万人次。在插秧客的心里,“插秧专列”就是淘金车。  

  今年,受疫情影响,自4月开始,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陆续停开了黑龙江省内部分旅客列车。“不务工就赚不到钱,不插秧就误了春耕。”“插秧专列”能否如期开行,让插秧客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  

  为了支援三江平原春耕生产,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5月5日至11日期间加开了哈尔滨东经由绥化至抚远的K5131/5132次“插秧专列”。消息传来,插秧客们长舒一口气。  

  5月5日,绥化站内,经过车站的测体温、扫健康码及核验身份证、车票和复工介绍信后,800多名插秧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站台乘车。  

  踏上列车,插秧客们惊喜地发现,今年的专列由普通绿皮车换成了空调车,车窗亮得能照出人影。坐在干净舒适的车厢里,插秧客们彼此分享着打工的经验。  

  刘德占已连续七八年去三江平原打工了,从3月初扣大棚育苗开始,一直干到六七月份,100天,能挣3万多元钱,家里因此新盖了砖房,买了农用车,搞起了养猪等副业,日子一天天好起来。

  来自兰西县临江镇荣河村的蔺桂霞用插秧赚的钱,在家里开起了酒坊,日子早就过得红火起来了。今年,她又带着同村的5个姐妹一起去建三江农场插秧,去垦区20多天,能挣个七八千块,家里半年的零花钱就出来了,怎么能闲得住?

  “咱是农民,到农忙季节不干农活,时间长了就待懒了。种粮是大事,国家需要粮食,咱们农民不种粮食,粮库里都空了,遇上点大灾大难的,老百姓都吃啥呀?”身为村里妇女主任的蔺桂霞比姐妹们看得更远一些。

  吃着干豆腐卷大葱,聊起对好日子的向往,在明亮的车厢里,插秧客们春风满面。  

  早已经从插秧客变身为种粮大户的王春革,此时正站在750公里外的农场里,盼望这些伙计们的到来。  

  “来了就开机插秧。”春风里,这位老插秧客脸上的皱纹舒展了许多。